交通事故器官常用鉴定技术和方法(一)
时间:2019-11-25 23:29 来源:南昌交通事故律师 阅读:
C.1视力障碍检查
本标准所指的视力均指“矫正视力”。视力记录可采用小数记录或者5分记录两种方式。正常视力是指远距视力经矫正(包括接触镜、针孔镜等)达到0.8以上。
中心视力好而视野缩小,以注视点为中心,如视野半径小于10度而大于5度者相当于盲目3级,半径小于5度者相当于盲目4级。
周边视野检查要求:直径5mm的白色视标,检查距离330mm,视野背景亮度为31.5asb。
视力障碍检查具体方法参考《视觉功能障碍法医鉴定指南》(SF/Z JD 0103004)。
C.2视野有效值计算
视野有效值计算公式:
实测视野有效值(%)= |
8条子午线实测视野值的总和 |
500 |
视野有效值换算见表C-1。
表C-1视野有效值与视野半径的换算
视野有效值(%) |
视野度数(半径) |
8 |
5° |
16 |
10° |
24 |
15° |
32 |
20° |
40 |
25° |
48 |
30° |
56 |
35° |
64 |
40° |
72 |
45° |
C.3听力评估方法
听力障碍检查应符合《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》(GA/T 914)。听力损失计算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听力减退分级的频率范围,取0.5、1、2、4kHz四个频率气导听阈级的平均值。如所得均值不是整数,则小数点后之尾数采用4舍5入法修为整数。
纯音听阈级测试时,如某一频率纯音气导最大声输出仍无反应时,以最大声输出值作为该频率听阈级。
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时,若最大输出声强仍引不出反应波形的,以最大输出声强为反应阈值。在听阈评估时,听力学单位一律使用听力级(dB HL)。一般情况下,受试者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要比其行为听阈高10~20 dB(该差值又称“校正值”),即受试者的行为听阈等于其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减去“校正值”。实施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机构应建立本实验室的“校正值”,若尚未建立,建议取参考平均值(15 dB)作为“校正值”。
纯音气导听阈级应考虑年龄因素,按照《声学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》(GB/T 7582)听阈级偏差的中值(50%)进行修正(见表C-2)。
表C-2耳科正常人随年龄增长超过的听阈偏差中值(GB/T 7582)
|
男 |
|
女 |
年龄 |
500 |
1000 |
2000 |
4000 |
|
500 |
1000 |
2000 |
4000 |
30~39 |
1 |
1 |
1 |
2 |
|
1 |
1 |
1 |
1 |
40~49 |
2 |
2 |
3 |
8 |
|
2 |
2 |
3 |
4 |
50~59 |
4 |
4 |
7 |
16 |
|
4 |
4 |
6 |
9 |
60~69 |
6 |
7 |
12 |
28 |
|
6 |
7 |
11 |
16 |
70~ |
9 |
11 |
19 |
43 |
|
9 |
11 |
16 |
24 |